國投產業集團:蹚出國資運營有效路徑 答好高質量發展“新課題”
杠桿配資炒股(以下簡稱“國投產業集團”),前身為桂林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是桂林市直屬國有企業。2017年,在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的大潮中,國投產業集團改組組建,2018年1月正式組建運作,被市委市政府賦予更大責任,成為市內唯一一家市級國有資本運營試點公司,承擔著落實市委市政府戰略意圖,推動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引導帶動全市經濟創新發展的功能。改組組建后的國投產業集團充分發揮黨建強基固本引領作用,先行先試、革新破局,走出一條高質量、高效率發展的雙提升之路,逐步從以管資產為主的單一型資產管理企業,成長為以管資本為主的大型多元化資本運營集團。
五年來,國投產業集團風雨兼程、步履鏗鏘。改組組建后至2021年底,國投產業集團資產規模將從成立之初的30.47億元增長到40.54億元,增幅約為33.8%;營業收入從5.87億元增長到13.98億元,增幅約為138%;利潤總額將從1.28億元增長到2.25億元,增幅約為76%。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05億元,同比增長7.9%;利潤總額0.98億元,同比增長5.38%。規模實力有效增強,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有效服務和推動了全市經濟發展。
黨建引領“強根鑄魂”,現代化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國投產業集團牢牢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這一國有企業的“根”和“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著力打造了黨的領導與現代公司治理、黨建政治以及企業發展深度融合的“三個深度融合”模式,推動黨的領導深度融入決策程序、制度建設和文化塑造,進而堅定改革思想,保持發展定力。以市委常委聯系集團黨建品牌創建為契機,積極運用“黨建+產業”“黨建+項目”“黨建+文化”,大力打造“黨建引領,產發先鋒”黨建品牌,并指導下屬企業建成“建設美好城市、彰顯國投風采”“金豹守護、平安萬家”2個子品牌,培育王致和桂林公司、電力電容等3個特色黨組織,以點帶面激發創新活力。強化黨建陣地建設,深入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紅旗”,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下轄黨組織實現100%黨支部達標,集團黨委被評為市優質“四星”基層黨組織、市國企黨建工作高標準示范點。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等先鋒崗44個,明確24個黨員責任區,集團黨員10人獲評市級或市國資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把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轉化為攻堅克難生產力。此外,緊緊圍繞市委關于清廉國企建設的部署,深入開展清廉國企建設,把“清”和“廉”的要求貫穿到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為高質量完成各項業務工作注入了“強心劑”。2021年,國投產業集團實現成立以來連續四年收入利潤雙增長,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心無旁騖攻主業,蹚出國有資本運營有效路徑
“從‘管資產’到‘管資本’,一字之差卻是質的飛躍。作為我市首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在運營管控方面,既沒有可借鑒的成熟經驗,也沒有現成的先例可遵循,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近年來,我們敢闖敢試、創新求索,多渠道融資,并以資本助力全市產業優化整合,積極推進旗下優質企業新三板掛牌及IPO上市工作,資本運作能力顯著提升,實現新的融資突破,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逐步建立。”國投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陽偉中介紹說。
資本助力全市產業優化整合。2019年起,重啟桂廣滑石IPO上市項目,并推動滑石深加工產品項目及黑滑石新材料加工項目,拉長產業鏈、豐富產品結構,拓寬產品終端應用市場。2020年7月,集團順利完成重大股權置換,成為新三板掛牌企業桂林五洲的控股股東,并于2021年6月完成桂林五洲定向發行股票650萬股工作。2021年出資550萬元參與魯山建材增資擴股,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圍繞建材產業新舊動能轉換,打造固廢資源化產業和裝配式建筑產業雙產融合的新型建材產業價值鏈,收購魯山墻材37.54%股權,成為魯山墻材第一大股東,為整合魯山建材和魯山墻材資源,推動新三板整體掛牌奠定基礎。集團在二級市場收購魯山墻材110萬股,穿透持股比例達33.47%。未來,集團將積極培育桂廣滑石、新型建材、國投數據、品創科技等優質企業,力爭到2025年末,新增培育自治區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5家,新增培育“四上”企業10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集團還聚力攻堅強化項目建設前期要素保障,多渠道全方位融資,并積極與市財政局對接,開展項目的專項債申請工作,保障項目資金需求。2020年,集團成功獲批我市唯一一筆國家開發銀行復工復產貸款,同時得到中信銀行、漓江農村合作銀行等金額機構大力支持,取得資金13.68億元。2018年以來,承擔機場航站樓、城北水廠、中電桂林數字經濟產業園、“三橋一路”暢通緩堵等政府性項目融資30.9億元,僅今年8月為西城大道立交橋項目融資就達5.5億元,為政府項目擔保76.6億元,為桂林經濟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騰籠換鳥盤存量,激活發展澎湃動能
2020年7月,由國投產業集團投資的“國投·桂林院子”項目開工建設,這是該集團第一個市場化地產項目。項目以“為世界敬獻一座桂林院子”為設計理念,將桂林多彩的歷史人文底蘊與獨特的自然風光之美深度融合,當前一個高品質山水人文居住典范社區已完全呈現在世人面前。項目如期于2021年12月開盤,開盤一周勁銷4.6億元,成為我市房地產業寒冬的銷售神話。
該項目是國投產業集團堅持騰籠換鳥盤活存量資產、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妥善安置職工的一個縮影。為切實解決困難企業的盤活、安置、發展問題,國投產業集團迎難而上、主動作為,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之路,得到社會各界高度認可。
在盤活存量地塊方面,全力推進輕工機械廠、造紙廠、罐頭廠、電纜廠生活區等7個危舊房改造項目,解決老國企職工的住房難題;在原化建公司地塊盤活建設國投生態食品產業園,已與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力源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在原二磚廠地塊盤活建設養老機構,項目已完成立項備案,正對接積極養老行業龍頭企業、研究養老行業資金補貼政策等。同時,積極配合市政府開展恒大項目風險化解盡調工作。
在盤活酒店資源方面,2021年完成伏波山酒店債權收購并實現整體對外出租。糧貿大酒店引戰工作順利完成,將通過引入知名中高端酒店管理品牌予以整體裝修盤活。桂湖飯店克服設備老化和疫情的影響,順利完成四星級復核評定,股權收購事項已上報市政府,為后續實現控制權及招商盤活奠定基礎。
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是國企改革發展的必然選擇。國投產業集團將進一步摸清閑置國有資產底數,加大盤活閑置資產力度,確保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集團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真抓實干強擔當,助推項目建設“加速跑”
記者從桂林國投產業集團獲悉,近日,該集團組建了“三橋一路”工程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該項目工作專班,這標志著西城大道、桂磨路、環城南路等三項立交工程與湖塘路二期項目建設戰役全面打響。
這是國投產業集團發揮國企擔當,服務桂林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國投產業集團堅持高站位、強擔當,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我市“三大振興”戰略,持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掀起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的熱潮。截止今年上半年,先后投資項目54項,累計完成投資20.78億元。僅今年以來,國投產業集團策劃和實施項目20個,項目總投資約100.55億元,計劃年內完成投資5.33億元。
在服務桂林經濟發展方面,重點推進中電桂林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三橋一路”暢通緩堵項目、滑石深加工項目、生態屠宰項目、航空輪胎項目保用地項目、恒大保交房項目等10個項目,確保在年底前開工5個,完成投資8億元,爭做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排頭兵。
在傳統優勢產業領域方面,推進蘇橋園B區集中供熱工程技術改造項目、年產30萬噸工業固廢礦渣微粉生產線項目、樂和工業園年產12萬噸滑石深加工項目、滑石礦區二期技改項目、國投生態食品產業園等傳統產業類項目提檔升級。今年上半年,僅推進樂和工業園年產12萬噸滑石深加工、滑石礦區二期技改等4個續建項目就完成投資達1.15億元。
在新興產業領域方面,推進翼馳船舶直翼舵槳生產項目、株洲船艇制造項目等新興產業類項目提速進位。其中,翼馳船舶直翼舵槳生產項目、株洲船艇制造項目等科研成果產業轉化項目成效顯著,直翼舵槳當年開工建設并順利投產,訂單供不應求,投產當年實現銷售收入200萬元,工業總產值400萬元。
在現代服務業領域,推進桂林院子、城市電商物流園、品創科技等現代服務業項目提質增效。其中,品創科技股權投資項目實現了集團以直接股權投資形式對本土民營企業進行投資的突破,企業2021年度榮獲“廣西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稱號及廣西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補貼230萬元。國投數據“愛達家”智慧社區項目2021年7月榮獲年度廣西科學技術獎二等獎,被認定為“第三批數字廣西建設標桿引領重點示范項目”,并獲得自治區工信廳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項目專項資金30萬元。
有效發揮投資的“乘數效應”,加大項目謀劃、包裝、建設力度。力爭“十四五”期內策劃實施重大項目20個,申報實施自治區級“雙百雙新”項目5個,市級層面重點推進項目10個。到2025年末,力爭實現10個重大項目竣工投產,新增項目總投資超100億元,項目帶動桂林市新增產值不低于200億元。
全力以赴促改革,打贏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戰
作為我市著力打造的六大國有集團之一,國投產業集團旗下現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63家,涉及產業投資、礦產加工、建材制造、商業百貨、車船制造、地產開發、食品加工、數據科技、檢驗檢測、酒店服務、現代物流等多領域;注冊資本約14億元,資產總額約40億元。
“集團組建初期,由于歷史原因,旗下不少企業發展面臨著重大困難,如何盤活困難企業、出清僵尸企業,成為擺在集團面前一大難題。”國投產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陽偉中在采訪中介紹到。自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國投產業集團錨定目標破困局,聚力攻堅促改革,緊扣時間節點、緊盯重點任務,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勇闖“深水區”,啃下“硬骨頭”,全面吹響改革沖鋒號。
作為改革改制和不良資產處置平臺,國投產業集團對市國資委劃入的困難企業,采取一企一策、對癥施治的辦法,通過大力推動改革重組和資本運營使困難企業擺脫危機,走出困境。先后完成五金交化等4家企業重組整合和18家留守企業統一管理,實現壓級減戶20家;先后完成民爆等11家“僵尸企業”出清,退出不具優勢的非主營業務,收回資金5633.5萬元;完成計算機公司、澄宇公司職工安置;完成中化橡膠、鳴新底盤等3戶股權處置出清,收回資金1233萬元。
在國投產業集團,現代企業制度全面建立,各級子企業董事會應建盡建,三會議事清單和議事規則實現全覆蓋,董事會、經理層依法依規科學放權、用權,實現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有效運轉。截至6月30日,集團國企改革任務目標已基本完成,完成率達95%,人員競爭上崗、末位淘汰等3項指標待集團重組整合完成后將全面推行。食品公司等5家企業公司制改制完成,正全力推進丹桂飯店等3家企業改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下轄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超過51.02%,因混改成效突出,集團在2020年自治區國企混改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
按照“市場導向、分層分類、差異開展、穩妥推進”的原則,國投產業集團持續改革攻堅,健全完善選育留用管理體系,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管理效能明顯提升。拓寬招才引智渠道,既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又通過輪崗鍛煉、交流學習、借調、掛職、公開競聘等方式,打造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平臺,僅2021年,共“下派上掛”人員15人,選拔下屬企業高管5名、集團中層干部2名,人才基礎不斷夯實。樹立能增能減“風向標”,全員績效考核覆蓋率達100%,實行與員工多序列發展通道相匹配的寬帶薪酬,“干多干少不一樣”。目前,國投產業集團核心人才隊伍進一步穩定,發展活力動力持續迸發。
時刻牢記“國之大者”,全力打造國資運營公司試點“桂林范本”
“十四五”時期是桂林進位趕超的關鍵期和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投產業集團強化頂層設計,周密部署、超前謀劃,聚焦企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擘畫了“十四五”的新藍圖,明確提出了集團的戰略目標:力爭“十四五”期末,實現集團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三個翻番”,資產總額突破100億元,營業收入突破28億元,利潤突破3億元,成為引領桂林市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為實現上述目標,國投產業集團搶抓桂林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以此次市委市政府重組整合為契機,堅持“大重組、大整合、大融合、大發展”思路,大膽突破因循守舊的傳統公司治理模式和用人理念,全面深化各項改革,建立體制順暢、運轉高效、充滿活力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百舸爭流千帆進,闊步高歌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國投人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推進三大振興,深挖三大潛力,守住三大底線,落實四大定位,營造六大環境”的發展思路,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全面提升國有資本的運行質量和效率,持續激發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砥礪前行,為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